无人货柜“死灰复燃”:是机会?还是炮灰?
关注互联网头条,了解最新行业动态
作者:风清
来源:电商头条(ID:ecxinwen)
无人货柜好像死灰复燃了。
最近,风清发现小区楼下又开了一家无人货柜,卖的是生鲜果蔬。
说起无人货柜,大家都不陌生,地铁站、写字楼,那些曾经装满了矿泉水、零食、饮料的无人售货机,如今大都落满了灰尘,长时间无人更换新商品。
但看如今的架势,装上生鲜果蔬的无人货柜,貌似要卷土重来?
北京商报消息,2020年,主打生鲜便利柜的“在楼下”新增了200个点位。
受疫情影响,“在楼下”不仅提供生鲜果蔬,还增加了订奶业务。经过精细化运营,全部点位都保持了正向现金流,且盈利实现了217%的增长。
天眼查显示,“在楼下”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北京公司,主打华北市场,目前已经拿下了创新工场、IDG资本等明星投资机构的千万美元融资。
上海这边,在2020年5月举办的政府新闻发布会上,《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(2020-2022年)》正式发布。
方案规划了上海版的“新基建35条”,其中一条的内容是这样的:到2022年底,上海将新增1.5万台以上的智能配送终端。
方案还明确提出,推动智能售货机、无人贩卖机、智慧微菜场、智能回收站等各类零售终端,加快覆盖医院、学校、办公楼、大型社区等区域。
不难看出,无论是从商业利益还是社会服务的角度看,无人货柜仿佛都大有可为。
然而身处其中的创业者,到底能不能赚到钱?在电商头条的粉丝群里,风清找到一位朋友聊了聊。
2020年初,受疫情影响,全国各地小区门口都增设了置物架。一时间,快递、外卖、生鲜水果、日用品挤满了货架。
王晨从中看到了机会。
他调研了自家所在的社区,人口将近4000人,2公里之外有一间大型超市,居民隔三差五会前去采购。
按1/4的居民每天有采购需求计算,小区里的生鲜货柜,日流水预计能达到5000元。
王晨仔细考察了小区的地理优势:门口就是一家幼儿园。如果把无人货柜放在幼儿园门口,那么家长每天早晚接送孩子,顺道就可以把菜买了。
说干就干,购买货柜、进场安装、招聘培训,一系列操作下来,去年9月,王晨的无人货柜正式开业。
为了招揽顾客,同时加速库存更迭,王晨在货柜上打出了优惠广告:每晚7点,全部果蔬打9折;8点打8折,9点打7折。
最开始的两三个月,日流水超出了王晨的想象。五个货柜,每柜4层,一共可以承载60个SKU,除了水果、蔬菜、肉类,货柜也卖饮料零食。
消费者扫码开门,拿出商品之后,货柜自动根据重量变化计算价格,然后从微信或支付宝自动结账。
王晨算了一笔账:5个带24小时冷气保鲜、智能监控摄像头的货柜,成本大概3万块;每月向物业交场地租金1000块;两个负责采购、理货的员工,月开销1万多;再加上货物的物流和损耗,每个月的固定成本开支大概2万。
由于规模不大,王晨一般是从附近的农贸市场进货,毛利在20%左右。
最开始的两三个月,货柜日流水将近8000元,月毛利达4万元,抛开人力和租金等开支,王晨一个月能赚2万块,很快就把货柜成本收回来了。
但是今年春节之后,大概是居民的新鲜劲儿过去了,王晨的日流水开始直线下降。
最惨的时候,5个货柜每天的流水总共只有2000元,一个月下来,连人力成本都覆盖不了。
心灰意冷的王晨,如今已经把货柜低价挂上了闲鱼。“再也不干了。”
回顾这段短暂的创业经历,王晨说,无人货柜的风口,来得快去得更快。
当消费者的新鲜劲过去之后,无人货柜还是要靠生意本身去赚钱。而社区卖菜的生意,相比起小区门口经营了五六年的夫妻店,无人货柜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成本优势。
王晨直言,“说到底,我们只改变了前端的买菜方式,根本没法去深入供应链。”
无人货柜提供了24小时自助买菜的可能,但在无形当中,它也增加了智能柜的硬件、运营维护成本。
更何况,在小区4000居民当中,到底有多少人真的会半夜下楼卖菜呢?网上下单,直接送上门的社区团购不香吗?时间更自由,选择更多样,价格说不定还更优惠。
最近的消息是,叮咚买菜拿下了7亿融资;拼多多在大力推动农产品上行,帮助农民直接通过电商把菜卖进城。
3月29日,阿里被爆秘密成立MMC事业群,由阿里18罗汉之一戴珊亲自掌舵。所谓的MMC,其内部人士表示,其实就是“买买菜”的拼音首写字母简称。
很显然,这又是一个专注于卖菜的社区团购业务事业群。
在资金雄厚、实力强悍、资源整合能力非凡的巨头面前,单打独斗的王晨们,赢面确实不大。
可以预见的是,在未来三五年时间内,卖菜这门生意的形式还会发生无数种变化,无人生鲜货柜,或许只会是其中的一朵小小浪花。
快递江湖大变局:拼多多挥泪“罚”极兔,通达系的机会来了!
点亮在看,让更多人看见精彩!